专家 初步有效管理 暂不预备大规模人口转移 平江九峰水库大坝出现渗漏险情 (专家使用办法)
7月6日,湖南平江县九峰水库大坝出现渗漏险情。

7时10分左右,湖南省水利厅接到险情通知后,紧急派遣应急抢险专家组奔赴现场。专家在现场发现,大坝高程98.0m处(水库水位125.30m)涵管内有混浊水体渗出,水质呈黄色,偏冷,水体含砂砾。经初步剖析钻研,本次渗漏险情的漏水重要起源为:大坝内坡左侧原塌陷隐患区渗漏至原底涵集中出流,险情有开展趋向。
据新华社信息, 记者6日从湖南省平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得知,位于平江县岑川镇九峰村的九峰水库出现渗漏险情,目前外地正在抓紧抢险,已组织转移大众1000余人。
接到险情报告后,省市县水利专家现场会商,组织抢险队伍启动紧急处置。措施包含:组织转移近坝沿河大众,并通知局部大众做好转移预备;降落水位、凌空库容,开启输水隧洞放水闸阀,布置设备放水;组织抢险队伍修筑反滤平台包裹渗水涵管等。
据处险现场专家引见,目前,水库水位已降至125米,险情初步获取有效管理,暂不预备大规模人口转移。
此前据央视资讯信息, 这一处塌陷隐患区7月5日11时左右被巡逻人员留意到,发现大坝原有排水棱体坡脚有较大渗水,开挖后发现有一根直径300mm的坝下废除砼涵管(经现场踏勘,是建坝时遗留的老涵管),且有混浊水流出。发现险情后,平江县已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降落水位,凌空库容,开启输水隧洞放水闸阀,布置15套200mmPⅤC倒虹吸吸管、3台大型抽水机放水;
二是组织挖机2台,砂石料15车共300吨,目前已填充30吨。
截至7月6日17时,平江县已组织九峰水库大坝周边近坝沿河大众做好转移预备;抢险人员、机械设备已抵达抢险现场投入经常使用;内坡防渗铺盖黏土料场已选定,库区施工浮台正在搭设中;大坝沉降位移监测已按方案启动,外坡下游渗流监测设备已启动。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点击进入专题: 南边多地遭暴雨侵袭防水砂浆做法
1、被涂饰的地方应该整洁,基层应平整、干净、湿润、无明水;2、干粉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由工厂生产,现场施工时加入适量水,分二至三遍抹于基层,厚度一般为3~5mm。 3、乳液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基层处理剂,按水泥:胶:水=1:0.15:适量水,搅拌均匀后涂刷于基层。 按水泥:砂:胶:水=1:1.5 ~ 2.5:0.1~0.5:适量水,配比秤量搅拌均匀。 厚度一般大于 8~25mm,用抹子分层抹压平整光滑。 由于乳液成分不同,掺量也不一样,由提供乳液厂家同时提供配合比。 砂浆表面需二次压光。 一天后保湿润养护5天,未硬化前不得浇水养护
江河里的船是怎么通过大坝的?
当船只从上游向下游航行时,将下游闸门关闭,上游闸门打开,河水自然会灌入水坝中间的航道,直至航道水面通上游水面平齐,这时船只驶入水坝,关闭水坝上游闸门,打开下游闸门,这是水坝中的河水自然会从下游闸门向外流走,直至水平面与下游水面平齐,这是船只在从水坝中驶出,这样一来船只就顺利通过水坝啦。 船只从下游驶向上游同理,先关上游闸门开下游闸门,待船只驶入大坝内,关闭下游闸门,打开上游闸门,在水坝中水平面同上游水道水平面平齐时,船只驶出上游闸门,通过水坝。
济源哪里最好玩啊?
济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近些年,济源市依托众多的名山胜水和文物古迹,本着“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指导思想,突出“一山一水一庙一猴”,投资数亿元强力开发旅游资源,建成了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三大景区,并与济渎庙一起,形成了我市旅游业的四大品牌。 王屋山景区。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 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 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因轩辕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而得名,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天生丽质的九里沟,奇峰绝壁,悬泉飞瀑,植被葱郁,被誉为“夏天里的童话世界”。 保持着原始自然山水风貌的小沟背还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小浪底景区。 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25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建成。 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现出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的壮丽画面。 景区内有万里黄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绿洲——西滩,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张岭半岛,有自然风光与民间传说交相辉映的黄河三峡。 现在已经开工建设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库建成后,将为该景区再添新景。 五龙口景区。 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 境内盘谷寺(又称盘古寺),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 近年来,景区投资4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华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荆浩展馆以及五龙大型群雕、中华猕猴园、大圣宫、观光缆车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是河南省的“十佳风景名胜区”和“十佳旅游景区”,2002年8月16日又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济渎庙景区。 济渎庙坐落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庙内现有我省规模最大、价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有我国惟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栏”以及堪称国内孤例的隋“复道回廊”遗址,保留着具有隋唐遗风、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渊德大殿”遗址等。